迷題:“取消公開課、示范課”,王旭明譴責形式主義,背后是巨大利益鏈
我國教育事業歷經百年,有很多優秀的東西都傳承了下來,每個班級有其存在的意義,每個教學方法都是古人辛苦鉆研并傳承下來的。但也有很多方法是我們現代創新出來的,這使教育水平逐漸提升,更讓教育系統更加的完善。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現如今,學校制度發展的非常完善,每個科目有系統的教學,每節課都是重要的,但是最近,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以及語文社前社長王旭明就學校公開課、示范課發表言論。王旭明建議“取消公開課,示范課”,這是對學生權益的侵犯“教學不是演出,應該取消各種各樣的公開課、示范課,不許在折磨和摧殘學生,所謂的公開課和示范課都是將學生們從教室拉到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是對學生權益的侵犯!”這是王旭明在節目中所說的話。這種課已經傳承了多年,公開課是以師生為主,學校領導以及各個老師以聽課的形式,來評判上課老師的能力。以老師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很多老師表示,很贊同他的說法。一般上公開課,老師們要早早準備,學生們也不閑著,一遍一遍的配合老師講課,往往這一節課就要翻來覆去的講好幾次。這對老師來說是種折磨,但是卻是由不得不做的事情,還要做好,不能有差錯。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就是學生聽這節課聽了好幾遍,但老師講的卻聽不懂,這場表演里,老師講課的對象是上級部門和教研員,學生是受害者,老師是被迫者那么得利者又是誰呢?這種課對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對于學生學習也毫無意義。說直白點,公開課只是給那些有表現欲望的教師提供的形式罷了,但也只限于形式主義。公開課是老師評職稱、評名師的條件,想取消談何容易老師們對于公開課沒有拒絕的權利,他們可能是被操控的“玩偶”,因為這是老師評職稱的話就要有優質課的證書,恰恰這個證書就是要參加優質課大賽,包括省級的、縣級的等等,有了證書,才能評職稱、評名師。如果想取消公開課,想必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如果不取消,那么就要改變實質,讓公開課的對象重新再回到師生上。每個教師一年上一到兩次公開課就可以了,對于新教師而言,聽老教師講課也能從中收獲不少,知道自己未來該怎么上課,這也是公開課好的一面。針對學生,本來是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但是慢慢的就變成事先演示一遍又一遍的表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早就和學生商量好,這就是一場作秀演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場表演里,學生學會的是表演,失去的求真的本質,他們不能掌握知識,只能被動的模仿。而真正的教育是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不是僵硬的模式化。如果取消這門課,教師和學生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學和學習本身,減輕的不必要的負擔,不必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準備“表演”,學生也能得到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這片土地,對學生有太多不公平教育的目標對象就是學生,最應該受益的也是學生,但是現在發生的種種事情表明,學生卻變成最大的受害者。人人都想取消,但是這背后卻牽動著龐大的利益鏈。如果取消,教研室的人怎么賺錢,取消各種評職稱、評名師,這不是砸了“某些人的飯碗”嗎?我們普通人沒有話語權,名師、專家們又怎么能答應取消呢?教育在方方面面牽動的利益實在太多,如果肅清,一些人的好處就全沒了,受害的只能是學生們、家長們,即便明知道事實,但又不得不遵守,這就是現實啊!這位教育專家勇敢的發聲,是在為萬千學生鳴不平呀!這也有可能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我們還是要感謝王旭明先生勇敢的站出來。教育這片土地,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希望教育部能重視起來,將教育存在的問題能一一解決,把課堂還給老師、學生。功利的發展只能讓中國學生走進深淵!【話題】你認同王旭明先生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