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硬核選基丨港股紅利相關ETF“急剎車”,還有機會嗎?
5月14日,近期大幅走強的港股紅利ETF踩下“急剎車”。其中,港股通紅利ETF當日沖高回落跌3.19%,恒生紅利低波ETF、恒生高股息ETF等多只基金跌超1%。要知道,近期港股高股息板塊可謂是熱點中的熱點。港股通紅利稅減免的傳聞給前期回暖的港股再添一把火,其中高股息板塊一度迎來大爆發,多只港股紅利ETF明顯上漲。如此,在行情迎來短暫“剎車”之時,普通投資者是否還有機會追上熱點呢?港股高股息投資背后應該注意什么?本期硬核選基,一起來看!港股高股息大火后“急剎車”市場追紅利久矣,近期焦點輪到了港股高股息板塊。年初以來,在市場情緒偏弱的環境下,以高股息策略為主的防御板塊表現較優。截至5月13日,在眾多核心代表指數中,A股的中證紅利指數是為數不多的年內漲幅在兩位數以上的。而近期在港股大反彈以及港股通紅利稅減免傳聞的影響下,港股市場的高股息板塊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以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930915.CSI)為例,自4月19日港股市場反彈以來,該指數一路上漲。而上周四(5月9日)一條“中國據悉考慮減免內地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需繳納的紅利稅”消息傳來后,板塊熱度進一步被點燃。5月9日至13日的3個交易日中,港股通高股息指數大漲7%,不過在5月14日迎來調整。(圖源:Wind)中金公司在5月10日報告中提出,若港股通紅利稅減免得以落實,內地投資者對于港股,尤其是高分紅相關板塊的投資熱情將進一步提升,短期提振港股市場情緒,長期也有助于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實際上,港股通紅利稅的相關討論在今年更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今年3月份,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曾建議國家稅務總局與兩地證券監管部門積極研究優化相關稅收制度,降低港股通個人投資者的股息紅利稅收水平,使之與A股市場持平。同時,積極研究適當減免北向交易的個人投資者相關股息紅利稅收,提升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利好消息提振下,多只港股高股息/紅利相關ETF領漲市場。Wind數據顯示,5月9日-13日,港股通紅利ETF三日大漲超10%,港股央企紅利ETF漲9.71%,恒生紅利低波ETF、恒生高股息ETF、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恒生紅利ETF等漲幅也均在7%以上。如果拉長時間周期來看,年初至今,港股紅利相關ETF也呈現震蕩上升的態勢,且多只漲幅可觀。截至5月13日收盤,港股通紅利ETF、港股紅利ETF、恒生紅利ETF、港股通央企紅利ETF等年內漲幅均在20%以上。不過,一路上漲的港股高股息板塊5月14日突遭調整。其中,領漲的港股通紅利ETF(全稱華泰柏瑞中正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當日早盤沖高回落,一度漲近5%創上市新高,截至收盤卻下跌3.19%,振幅超8%,且該基金盤中溢價明顯。恒生紅利低波ETF、恒生高股息ETF等,也在早盤創出上市新高后震蕩走低,午后均跌超1%。港股通紅利ETF有哪些?光大證券指出,若未來港股通紅利稅減免,除了影響AH股溢價之外,港股通的高股息資產的吸引力持續提升。近幾年,港股通標的分紅金額持續提升,2023年港股通標的分紅金額約為1.75萬億港元,對應的2023年港股通投資者稅前分紅金額約為2298億港元,若未來若港股通紅利稅減免,則港股通的高股息資產的吸引力或將提升。隨著港股高股息的大火,不少紅利愛好者們將目光聚焦港股市場。目前投資港股通紅利板塊常見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精選高股息的個股,二是投資港股通紅利相關的指數基金,三是尋找偏好投資港股通紅利板塊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指數基金是較為方便、門檻較低的投資路徑。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對比A股,港股通紅利指數種類較為豐富,且受不同的稅收政策影響。據硬核選基不完全統計,目前港股市場中港股通紅利相關ETF共有8只(以名稱中帶有“港股通”、“紅利”、“高股息”為主要篩選標準),分別跟蹤7只指數。這些指數由恒生公司、中證公司、標普公司三家公司編制。從標的選擇范圍看,分為港股通標的、港股通央企等。具體來看,這8只ETF里面有2只走的QDII通道。從年內漲幅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收盤,港股通紅利ETF、港股紅利ETF、港股通央企紅利ETF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其中港股通紅利ETF是一只QDII基金。不同于港股通基金(即通過港股通機制投資港股的基金),投港股的QDII基金可直接投資港股,不受港股通標的范圍約束,能在香港全市場范圍內選擇股票,也可通向美國等海外市場。不過QDII基金投資港股,會受到基金公司境外投資額度(外匯額度)的制約,而港股通基金不受外匯額度限制。從流動性來看,5月份以來,隨著港股市場走強,多只港股紅利相關ETF的成交額和換手率也明顯增加。Wind數據顯示,5月初至5月13日,港股紅利ETF、港股紅利指數ETF、恒生高股息ETF的日均成交額均在1億以上。此外,港股紅利ETF的日均換手率也最高,達28%,其次是港股通紅利ETF,區間日均換手率達26.24%。還能配置嗎?回到當下,港股紅利相關ETF“剎車”正當時,后續還有機會嗎?后續應留意什么?一是行情的可持續性。華泰證券指出,短期,4月金融數據或催化高股息vs恒科的超額收益。后續對風格的關鍵影響因素為:北京/上海的地產限購政策變化預期、6月FOMC會議對貨幣政策的進一步表態。中期,內外宏觀環境、央國企市值管理訴求與動態分紅率有望提升共同指向港股紅利資產或將持續展現配置價值。資金面來看,南下+交易盤+空頭回補是增量資金的主要力量。平安證券5月12日研報指出,短期看,港股仍較便宜+全球資金再平衡+近期地產政策等出臺,資金仍有望流入,港股仍有一定配置空間,但4月22日以來已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短期會比較顛簸,后續關鍵在于是否有進一步催化劑跟進,包括港股通紅利稅減免政策、國內經濟動能進一步恢復等。二是投資港股需考慮的紅利稅問題。港股紅利策略當前的一大局限,可能就是港股股息紅利稅了,對于看重現金分紅的投資者,目前在政策傳聞未真正落地之前,稅費對收益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據機構梳理,現行的港股通紅利稅政策要點包括:內地個人及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取得的股息按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內地企業投資者(如內地險資或產業資本)通過港股通投資取得的股息,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但若內地企業連續持股滿12個月,其取得的股息免征企業所得稅。(圖片來源:中信建投)具體來看,截至5月13日收盤,以上7只港股紅利指數中除了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和恒生港股通中國央企紅利無數據外,其余的指數最新股息率均在6%以上。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指數和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CNY)的股息率均達到7.3%,而在4月下旬時,這兩只指數的股息率一度曾在8%以上。三是ETF投資注意事項。對于指數基金投資,也需要考慮指數的編制情況,以及指數成分股的基本面等。如上文8只港股紅利指數中,重倉的行業也有區別,一些以航運港口為主,一些則銀行、地產的權重占比更高。此外,對于通過QDII通道投資的基金來說,由于QDII額度的稀缺,以及此類ETF申贖規則較為復雜,因此常出現折溢價情況,溢價買入會提高投資成本,因此還需要注意折溢價指標。在經歷了短期大漲后,也應當小心回調風險。不過,對于那些尋求長期穩定回報以及風險敞口較低的投資者來說,高股息策略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本文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