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IPO前哨丨勝華波成新年A股IPO被否第一單:實控人家族式持股,分紅3億后補流5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梓桐 上海報道近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4年第2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勝華波(首發)審議結果為: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這意味著勝華波的IPO之路被按下了暫停鍵,同時這也是2024年A股IPO被否的第一個案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勝華波在上市審核階段合計經歷三次問詢,一次為2022年10月21日來自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其余兩次為上交所對公司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及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在大額分紅、增加“補流”募投項目等情況下,公司募投項目的可行性、募集資金的必要性等相關問題持續被關注。據招股書披露,勝華波此次IPO計劃募資9.02億,主要用于投資建設“年產450萬套雨刮器擴容項目”、“年產1500萬臺座椅電機擴容項目”、“汽車雨刮器總成關鍵零部件智能化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四個項目。根據上交所披露,勝華波上市委會議被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要求發行人代表說明發行人是否存在不當控制風險,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二是要求說明發行人收入的真實性和壞賬計提的充分性;三是要求說明發行人及其關聯方資金往來情況,以及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記者試圖聯系公司就此次勝華波上市失敗原因進行詢問,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實控人為家族式持股招股書資料顯示,勝華波主營業務為汽車雨刮器總成、座椅電機等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勝華波是國內主要的汽車雨刮器總成配套企業之一,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集團、中國一汽、東風集團等;公司汽車座椅電機產品定位于高端汽車市場,主要客戶為佛吉亞、李爾等全球知名汽車座椅廠商,通過汽車座椅配套供應體系應用于通用、福特等汽車制造商。在業績方面,2019年至2022年,受汽車行業回暖等因素的影響,勝華波業績表現良好,分別實現營收約17.83億元、19.28億元、25.08億元、3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1.43%,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75億元、1.92億元、2.10億元、3.8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12%。2023年1-9月,勝華波實現營收約28.92億元,同比增長32.52%,實現歸母凈利潤約4.37億元,同比增長81.74%。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公司營收在39億元至44億元之間,同比增幅為22.12%至37.78%,扣非歸母凈利潤在5.6億元至6.3億元之間,同比增幅為55.59%至 75.04%。業績表現如此良好的公司緣何被叫停上市之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這或與公司治理結構、歷史內控不規范相關。以實控人為例,記者注意到,勝華波的股權結構為典型家族式持股。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上勝、王上華、王少波,3人為兄弟關系,且在發行前直接、間接控制勝華波100%股權。另外,實際控制人多名親屬在公司任職,包括王上勝的女兒王佳佳為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總經理李偉良為王上華的女婿,副總經理王麗慧為王上勝女兒,副總經理王堅為王上華兒子。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勝華波進行了大額分紅。2019年—2021年,勝華波均進行了現金分紅,分別為1.2億元、1.65億元和2000萬元,合計超3億元,同期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7億元、1.64億元和1.83億元。對于分紅原因,勝華波在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回復中稱:“報告期內公司向股東現金分紅系為了與股東分享經營成果,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分紅的同時,勝華波還擬募資5億元補充流動性,且補充流動性這一募集資金用途在申報稿中未出現,上會稿中才增加。對于募資補流的原因,勝華波在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回復中稱,未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和募投項目投產后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需要更多流動資金以滿足日常運營的需要。關聯交易難題在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之外,在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中,勝華波還被要求說明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價格公允性,同樣在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中被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勝華波存在子公司前員工“兼任”供應商的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例如,上海騫順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騫順貿易)是勝華波的鋼材供應商,2020年、2021年均位列勝華波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勝華波對其的采購金額分別為7096.79萬元、1.1億元,占比7%左右。而騫順貿易實際控制人方毅為勝華波子公司上海勝華波汽車電器有限公司前員工。除此之外,勝華波合作的勞務供應商中,翊林企業管理服務(昆山)有限公司、昆山斯凱瑞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為上海勝華波前員工金冬林及親屬實際控制的企業。在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中,監管還問及勝華波及其關聯方歷史上與騫順貿易、昆山愛國者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山愛國者)等之間存在的資金往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