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貝萊德基金迎新董事長,2年多權益類規模降32億,或發力固收領域
文/劉振濤國內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公司貝萊德基金高管發生變更。2024年2月1日,貝萊德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任命范華為公司的新任董事長,公司總經理張弛不再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據了解,2023年8月19日,貝萊德基金曾公告稱,公司首任董事長湯曉東因個人原因正式離任,在新的董事長履職前,由總經理張弛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在董事長一職空缺近6個月的時間后,貝萊德迎來新的董事長。資料顯示,范華具有豐富的金融從業履歷,曾在高盛公司工作11年、中投公司工作10年,從事資產配置和多資產絕對收益的投資。之后曾進入貝萊德建信理財擔任總經理一職、招銀理財首席投資官等。我們觀察到,2024年以來,貝萊德集團發布多則高管任命公告,張鵬軍被任命為貝萊德建信理財總經理;天弘基金余額寶前基金經理王登峰加盟貝萊德,擬任貝萊德建信理財首席固收投資官;范華被任命為貝萊德集團中國區負責人。隨著范華被任命為貝萊德基金董事長,貝萊德集團中國區高管架構逐漸清晰。貝萊德基金是貝萊德集團全資的公募公司,是國內市場第一家外資獨資的公募公司。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0日,距今成立3年多時間,公司首只公募產品發行于2021年9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末,貝萊德基金共計有7只公募產品(多種份額合并計算),公募管理總規模為80.42億元。觀察貝萊德基金3年來的規模情況,公司管理規模增長較好。Wind數據顯示,2021年末,貝萊德基金公募管理總規模為62.48億元,2023年末與2021年末相比,貝萊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增長了17.94億元。雖然貝萊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實現了增長,但是公司產品存在權益類產品表現較弱,而固收類產品表現較強的特點,公司權益類規模在下降,主要依靠發行了新的固收產品而提升的管理規模。Wind數據顯示,貝萊德基金目前沒有發行股票型產品,公司混合型產品2023年末規模數量為5只(多種份額合并計算),產品規模為34.79億元;債券型產品2只(多種份額合并計算),產品規模為45.62億元。而2021年9月30日,貝萊德基金僅有1只混合型產品,規模卻達66.81億元;2023年2月,貝萊德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只債券型產品,2023年一季度末規模為8.04億元。權益類產品(混合型和股票型)對比,2023年末與2021年三季度末相比,產品數量增加了,但是規模卻減少了32.05億元,減少比例達47%;固收類產品(債券型和貨幣型),2023年末與2023年一季度相比,數量增長了,規模也增長了,固收類規模增長了37.58億元。由此可見,貝萊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的增長是固收產品規模增長而拉動的。具體來看一下產品情況,權益類產品中,貝萊德基金旗下5只混合產品中,貝萊德基金發行的首只產品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規模減少最大。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成立于2021年9月7日,基金成立時募集資產達66.81億元,是貝萊德基金發行的“爆款產品”。數據顯示,過去的2023年,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基金凈值跌幅超過26%,基金凈值跌幅遠高于同期滬深300指數和同類平均。自基金成立以來,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累計跌幅超過46%。伴隨著基金凈值下跌,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2023年末基金資產規模縮減至26.33億元,與基金成立時相比,基金資產規模縮水了40.48億元。固收產品中,2023年12月貝萊德基金發行第二只債券基金——貝萊德安睿30天持有債券,該基金募集資金達43.15億元。這只債券基金較大的募集規模,不僅拉升了貝萊德基金債券產品規模,也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管理規模。綜合來看,貝萊德基金發行的混合型產品伴隨基金凈值下跌,規模出現大幅下滑,而在固收債券型產品發行,募集資金較大的情況下,公司的整體規模還是保持了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來,貝萊德基金共計發行了3只基金,其中2只是債券型基金,募集資金達51.19億元,1只混合基金募集資金4.39億元。債券型基金募集規模遠大于混合型產品。Wind數據顯示,貝萊德基金目前在儲備的產品有4只,3只基金是債券型產品,1只是被動型債券ETF產品。此外,從貝萊德基金此次新上任的董事長范華的履歷來看,從挖掘絕對權益到進入理財公司,范華的能力圈在固收,而目前,貝萊德基金的產品布局重點同樣也轉向固收。由此來看,貝萊德基金意圖發力固收領域來提升公司規模。在新的董事長帶領下,貝萊德基金后期能否規模提升快速發展呢?我們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