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破局2024,從馬化騰、梁汝波、俞敏洪們的講話找答案
出品|科技《態度》欄目作者|丁廣勝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眼下,互聯網的新陳代謝空前加速,“繁榮”與“收縮”同步上演,故事的兩面性交織在一起,共同組成了此時此刻的復雜情緒。2024是嶄新的也是充滿迷霧的,應該如何前行,我們試圖從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東方甄選CEO(兼)俞敏洪;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等企業家的近期發言中,尋找啟示和答案。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2024年1月29日于深圳灣體育中心騰訊公司年會)1、過去4年,我專心在內部抓管理和產品。2、規范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如果查出來問題我們就要積極改正,心態要好一些,對未來的長期發展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3、信心是當前大環境最為缺失的。去年大環境、公司業務也比較穩健地發展起來了。4、任何事情要回歸到我們提供的產品、服務和內容,而不是表面功夫去做PPT給領導匯報,自己的產品都不怎么用,那肯定是不合格的。5、BAT里,目前好像只看到我們還有機會發點新芽。其他新樹都在茁壯成長,也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6、視頻號是“全鵝廠的希望”,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的確不負眾望,我們不是跟在別人身后做一樣東西,而是做熟人社交短視頻。7、 我們用戶群體的消費能力很強,但我們缺乏的電商知識還是要補的。(圖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在2024年會現場)8、新生代游戲公司層出不窮,我們好像毫無建樹,我們也推出了新品,但沒有想象中那么好。9、游戲出海是我們目前出海國際化的最大希望。10、我們要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起來,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不進則退。11、 騰訊視頻的《漫長的季節》《三體》《繁花》特別出彩,我們寧可不做一些中位的劇,集中資源做好的精品,貴也是值得的。12、互聯網企業服務非常難、非常卷,我們還沒開始,各家都涌進來了,包括華為。我們不要低質量的發展,要高質量的發展。13、最近反舞弊抓到了很多CSIG和PCG的,特別是CSIG,說明目前的模式不適合我們,效率低、不透明。我們要聚焦做產品,做被集成,我們內部管理清清楚楚、干干凈凈。14、理財產品比如借貸、保險都是非常新的業務,我相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一定要注重風險。金融絕對不是拼你快,越快越危險。15、在降本增效過程中,很多員工的離開對他們的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不能業務好的時候把人招來,試兩個月不行就全部砍掉,這蠻不負責任。沒想清楚的時候小團隊先試,不要急。字節跳動CEO 梁汝波(2024年1月30日于北京 字節跳動2024年度全員會)1、現在字節“該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2、在激勵上加大區分力度,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才能“逃逸平庸的重力”。3、說組織低效,大家不要誤認為我在說大家不努力,恰恰在一個平庸低效的組織里,員工會更容易感覺累,因為自己即便很努力,但最終效果卻不理想。4、遲鈍,2023年才開始討論GPT,而業內做得比較好的大模型創業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創立的。5、我們很多文檔動輒上萬字,黑話滿天飛,有無窮多的縮寫,不直擊問題。6、優秀的人會用腳投票。他們會去尋找更有挑戰的事情,以及更高回報的可能,會去尋找更能相互激發的同事。7、字節跳動2024年的三個目標,組織管理、持續增加社會信任、聚焦少量重要的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董明珠(2024年1月28日于珠海 格力2024全球夢想盛典)1、所謂的煩惱有多種,沒有煩惱,就沒有人生。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問題,心底無私天地寬。2、 今年要全面開花。都說市場飽和,但對我來說,每個板塊都有很多的增量空間。3、 過去提微笑曲線,說如果能抓住兩頭——一個銷售、一個研發就成功了。因為做底端制造是重資產,容易吃虧。格力恰恰要做好的就是底端,因為如果沒有底端,還能有微笑嗎?(圖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董明珠在2024年會現場)4、 格力現在有很多業務,很難說哪一個更突出,不管哪一類,都是以質量取勝的。要說進展比較大的業務,是工業板塊。5、格力電器并不關心股價,我們不靠股價生存,如果對格力有信心,就應該長期持有格力股票。6、年輕人能不能成功取決于自己的努力,絕對不可能躺平了還成功,那不成了個笑話。7、多給格力人發兩億年終獎。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東方甄選CEO(兼) 俞敏洪(2024年1月29日于北京 東方甄選年會) 1、因為有大家(我)才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2、現在的東方甄選仍在發展,但它的發展還不是那么穩定,而且有時還會出現驚濤駭浪。3、盡管東方甄選日常的流量不如與輝同行高,但是東方甄選的銷量較為穩定,所以在銷量上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沈煒(2024年1月30日于廣東東莞 2023線上年會暨創新頒獎盛典) 1、2023年智能手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2、品牌的高端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產品創新。3、用戶是產品的標尺,用戶的痛點需求夯實了產品體驗的基線。用戶是品牌的鏡子,用戶的感知動線也映射著品牌的溝通動線。(圖注|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沈煒在2023年會現場)4、用戶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原點,也是閉環的終點。5、持續關注合作伙伴的核心訴求,堅持公平合理、對等互利的原則科技通過公開資料整理發布。部分內容參考自中國企業家雜志、電廠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