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老師群發寒假作業爛尾預警,學生哭笑不得,只能加班加點再創奇跡
小學生把寒假作業丟到法國一事引起轟動,目前博主已經找到秦朗的家長并將作業歸還。由于家長不愿意公開露面,所以大家想看秦朗收到作業時表情的希望落空。但是也沒必要失望,畢竟現在忙著補作業的學生們,表情也很精彩。老師布置寒假作業,未必是想讓學生從作業中學到多少知識,更多的是培養自律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慣性。這樣開學后更容易進入狀態,不至于因為玩得太開心,把上個學期的知識都忘得一干二凈,還要花很長時間收心,找回學習狀態。可惜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具備自律能力,有的學生剛放假就完成了全部作業,然后痛痛快快玩耍。有的學生按部就班每天花1、2個小時寫作業。大部分學生則是放假后就把作業拋在腦后,臨近開學要交作業的時候,才慌忙完成,作業完成質量堪比爛尾樓工程。老師群發寒假作業爛尾預警,學生哭笑不得當下80后90后老師和家長,從小就籠罩在開學前補作業的陰影中,他們太清楚這種痛苦和無奈了。每學期補作業的時候,都急的想哭,發誓下學期再也不讓歷史重演,一定早點開始寫作業,沒想到好了傷疤忘了疼,每學期的作業都處于爛尾的狀態。有的學生來不及補作業,便想出各種搪塞老師和家長的辦法,要么是作業本丟了,要么是意外損毀,最拙劣的就是告訴老師寫完作業卻忘帶到學校了。過來人對學生不交作業的套路心知肚明,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應對之策,讓學生的小聰明沒有了用武之地。一位小學老師在群里發出寒假作業爛尾預警,幾乎羅列出以往所有學生慣用的伎倆,并給出解決之道。有些學生放假期間外出旅行或者回老家,作業本丟失盡可能安排郵寄,實在找不回來或者破損就盡快重新買一本。老師是沒有權利要求家長輔導并督促學生寫作業,但是家長有義務督促學生帶著作業返校,盡量避免出現忘帶作業本的問題。如果還是有學生沒帶作業,就要麻煩家長親自回家取回來。學生看到老師收作業的態度如此堅定,自然明白這一關是沒法糊弄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抓緊時間補作業。作業完成質量是能力問題,能不能完成是態度問題,這一點學生還是心里有數的。開學前夕,中小學生加班加點再創奇跡很多家長好奇,為啥一個假期的作業,能在短短1天1夜時間就能完成?實際上學生的寒假作業量都是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除了初三和高三學生,寒假作業量一般都控制在每天1-2小時,整體算下來30天的作業量不過也就30-60個小時。再加上學生補作業只要速度不要質量,很多選擇題不看題直接蒙,日記也都是流水賬,效率大增,用十幾個小時湊齊數量還是可以達成的。有些學生雖說在開學前一周就陸續開始補作業,可效率并不高,直到最后2天才有危機感。于是用一支筆一盞燈創造奇跡的情況并不少見。有的學生十分害怕寫不完作業,急的大哭,有的作業實在太多,時間來不及,家長也忍不住動手參與進來幫忙畫手抄報或者寫字帖。家長又好氣又好笑,只能教育孩子,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開學前補作業有意義嗎?有家長覺得假期作業爛尾,與其瞎寫一通糊弄老師,還不如直接放棄。還有家長直接告訴老師,假期里出去玩了沒顧上寫作業,不用老師檢查自家孩子作業了,一切后果由家長承擔。否則熬夜補作業,既浪費筆和本,又有損身體健康,一旦養成糊弄思維,后果更嚴重。更有甚者,覺得學生之所以作業爛尾也與老師不認真檢查有關系。學生認真寫和糊弄,得到的都是老師一個“閱”字,十分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對認真完成的學生不公平。實際上寫作業的受益人是學生自己,并不是替老師完成任務,所以不能讓學生有這樣的依賴心理。對于老師來說,之所以發布作業爛尾預警,并不是真的在乎作業本身,而是想通過作業讓學生養成自律能力,這才是提高成績的根本。好學生和后進生最大的區別并不是智商,而是意志力,若家長得過且過,會助長學生的僥幸心理,覺得解決問題和拖延寫作業一樣,拖著拖著問題就消失了。相反,老師要求學生補作業卻不要求質量,是讓學生品嘗拖延帶來的后果,從而吸取教訓,糾正壞習慣。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搪塞交作業的理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