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到處缺美元!外國央行從美聯儲借了600億超疫情高峰期40倍
銀行業危機仍在蔓延,外國央行“防御性”借貸美元,美聯儲海外流動性工具使用量激增。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的一周,美聯儲外國和國際貨幣管理局 (FIMA) 回購協議工具的使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00億美元,約為疫情14億美元峰值的40倍。美聯儲FIMA回購協議工具于2020年3月31日推出,旨在支持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緩解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該工具允許外國中央銀行和國際組織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為抵押品向美聯儲申請美元流動性,以緩解資金壓力。針對FIMA回購協議工具使用量激增,媒體援引巴克萊銀行策略師Joseph Abate評論稱:“鑒于美元融資利率,我們認為借貸是預防性的。各國央行希望建立可用的美元儲備以防止銀行危機惡化,但又不想拋售其國債。”巴克萊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回購工具的的平均使用量為每周330億美元,這表明有機構多次使用回購協議工具。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外國官方機構從拋售美債和FIMA回購中籌集的1360億美元,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回流到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或更廣泛的托管計劃中。截至 3 月 22 日,外國逆回購池的余額僅增加了 30 億美元,而美聯儲托管的機構證券(包括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僅增加了 70 億美元。萊特森債券市場研究公司(Wrightson ICAP)分析指出,上述現象說明中央銀行籌集的大部分現金可能進入了私人市場。此外,美聯儲向地區銀行“輸血”的規模持續位于高位,截止3月23日的一周共貸出1639億美元,數字與前一周1648億美元基本持平,暗示銀行業擠兌擔憂仍在。媒體評論稱,美國銀行業對現金的需求強烈,因為硅谷銀行等三家銀行因流動性緊張而迅速接連倒閉,刺激銀行的客戶大量提取存款,其中大部分流入政府貨幣市場基金,市場擔憂未來存款或許會繼續從銀行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