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這熱搜背后的原因不簡單啊~
我是老徐。黃金,新高了,已經突破了2200的關口。當然,很快又跌回去。 這波黃金的暴漲其實有三個原因。 一是美元降息預期,簡單科普下美元和黃金雖然沒有明確的關系,但現實中只要美元升值黃金就會跌,反之就是目前的現象。 二是到處在打仗,全球都不太平,所謂「亂世黃金」也導致了這波金價暴漲。三是各國央行都在偷偷囤黃金,導致市場有點緊張。私享會會員知道,去年我就開始呼吁買入黃金,從走勢來看我依舊認為今年的黃金還有機會。 不過,切不可盲目去投資,很多人以為買入黃金最差的結果還能保值,但實際上從數據來看,黃金的收益率其實還不如銀行。 1970年美國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后,黃金迎來歷史上的首次大牛市,價格從35美元/盎司起步,在1980年漲到了850美元/盎司。 所以別看這幾年黃金走得不錯,實際上這40多年才漲了一倍多,年收益率不到1.5%,甚至不如存銀行。可能有人會說,買入黃金主要是保值,雖然賺不到大錢但至少不會虧。 說句很扎心的實話,這也是錯誤的觀念。 這里我們用數據說話:假設你在1980年850美元那會買入黃金,那你會被套20年,因為從高點后黃金開始了長期下跌,一路跌到215美元。 同樣的情況在2011年黃金新高后也發生了,從1920美元跌至1046美元,開啟了5年的熊市。現在黃金新高,但可以肯定的說,在未來還是會開啟熊市。 數據就擺在面前,所以那些說不用怕,買入黃金不會虧的理論,其實都是胡說八道。 此外還有一點,很多人喜歡買黃金首飾,但那玩意還有高昂的手工費、品牌溢價啥的,很多時候到手都是虧錢的。 不止不如定期存款,從安全和利率來說甚至遠遠比不上增額壽險。 1,利率穩健 ,確定性好科普一下,增額壽險就是一種儲蓄型保險,屬于理財保險,之前利率高的時候還有4%,現在被全面下調利率后普遍在3%以下。 算起來利率其實遠遠高于黃金。 舉個例子,支付寶有一款很火的增額壽險【安穩盈·增額終身壽2.0版】,假設30歲女性、交10年/5萬、總計50萬,看了下數據,10年后等到60歲時,保單價值直達百萬。 有人會問黃金不太行,那存定期呢? 其實也一般,依舊看數據: 以50萬存10年定期,按照某私行3月的掛出來的利率2.15%來看,已經快接近2的水平,不止如此,以同樣條件和時間去計算會發現這個錢最終 但同樣的條件放在安穩盈數據預計是66.34萬,差距一眼看出來。 利率未來很可能會持續性走低,那大額存單能否保持現在的水平,還很難說。 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認為存銀行不如買黃金,但買黃金不如買增額壽險的原因。 用數據去分析一切投資時,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陷入了主觀臆斷。 2,安全性很高 跟黃金需要買入節點不一樣,增額壽險本質上也是一種保險,一切都按照合同履約。 以我剛剛介紹的安穩盈來說,3%預定利率直接白紙黑字寫進合同,到期100%保證領取,無論未來利率如何下降都不會影響老用戶,它還是由國企控股保司承保,安全性高。 此外,目前能做到“剛性兌付”的只有50萬以下的銀行存款、國債以及保險產品,其中保險沒有金額限制。 也不用擔心保險公司倒閉了會如何,目前《保險法》規定 壽險公司不能主動申請破產,只能進行兼并、并購,新的公司要對原有客戶保單進行接管。 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恒大。 現在恒大基本可以確定倒閉了,但恒大系里面唯一一個不受到影響就是恒大人壽,原有保單全部由深圳國資委旗下的海港人壽承接。 3、報行合一,用戶得到優惠 之前監管給了一個要求,讓保險公司報給監管的手續費一致,其實就是讓他們少點花費,直接讓利給用戶。規定出來后市場上很多產品都賣不動了,因為本身他們利率一般,更多是靠中介人海戰術賣出去的... 這個可以通過幾個市場上火的產品對比下,以30歲男性每年10萬,10年總共50萬計算,可以看到有明顯的差距。 在領取方式、健康告知、投入周期、繳費方式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現金價值也有很大差距。 安穩盈幾乎都是優于其他產品。 還有一點,去年儲蓄險利率在上面的要求下從3.5%降低到3%,那會我也帶著不少讀者去【抄底】到了3.5%,但是現在沒有了。 很多人后面還來問能不能繼續買,但不可能的,這玩意就沒見過有倒車接人的情況。 按照目前的利率情況,估計3.0%都快要保不住,想買的要趁早,不然后面就是2點多了。 另外還有一個點,表格上這三個產品起投金額分別是100、1000、5000,門檻不太一樣。 這也是安穩盈的優勢之一,只要100即可起投,投保也方便,直接在支付寶搜【增額壽】就能找到,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投保方案。 而且,支付寶上有個【螞蟻保金選】,是螞蟻保從各方面數據去考核,最終納入他們認為優秀的產品,而安穩盈就是入選的少數產品之一。 要知道,支付寶平臺本身就是個背書,螞蟻保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平臺,螞蟻保金選也是非常中立客觀的,可見其含金量。 感興趣的可以去測一下自己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