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碳達峰碳中和要用好“胡蘿卜+大棒”
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胡蘿卜+大棒”政策。碳價或者碳稅屬于“大棒”,央行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制中的“胡蘿卜”。對于“胡蘿卜”要怎么給?易綱舉例稱,央行以1.75%的低息給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商業銀行收到再貸款后,必須對碳減排的項目進行支持,同時要承擔向社會披露信息的義務。“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重點在于要求商業銀行對于碳足跡、支持項目利率、減排量及其他相關信息進行披露,并接受社會第三方監督,讓全社會提高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認識。”易綱稱。易綱表示,人民銀行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主要有兩類:一是對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的技術進行支持;二是對煤炭的清潔利用進行支持。易綱透露,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率先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2022年是兩項工具完整執行的第一年,央行支持了3000多億元“再貸款”,使得商業銀行發放了6000億元貸款支持相應項目。在風險防控方面,易綱介紹,央行的再貸款雖然是低息的,但也是要收回的,風險還是由商業銀行承擔,這樣的“胡蘿卜”激勵機制是適中的、是合適的。與此同時,碳減排支持工具項目最初有21家中資銀行參加,后來有7家外資銀行、幾十家地方商業銀行加入,央行在這個項目的提供上對中資、外資、民營銀行是一視同仁的。易綱表示,這一政策的成果是,2022年全年實現減排1億噸。“氣候變化是國際問題”,易綱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持續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回顧近年工作,易綱在會上表示,中國擔任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聯席主席,牽頭制定了《G20轉型金融框架》,成為各國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引。人民銀行還與歐委會相關部門共同牽頭完成并先后發布了兩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中國和歐盟的綠色金融共同目錄趨同率達到了近80%。“建行、興業銀行已經按照這個目錄發行綠色金融債。有些發展中國家也高度評價歐洲和中國的共同目錄,他們也開始遵循目錄進行發債、開發產品。”易綱舉例稱。“國際合作非常重要,大家溝通和制定共同的標準,使我們綠色產品能夠在全球互聯互通。”易綱表示,人民銀行也在制定綠色金融“一帶一路”標準,并且發起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