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不撐了20多次徘徊在清盤邊緣的基金要清盤了!
今日,凱石灃混合公告稱,由于觸發了基金合同終止事由,該基金按照約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只基金此前曾20多次徘徊在清盤邊緣但都被“救”了回來,如今終于還是要清盤了。隨著這只基金清盤,凱石基金旗下的公募產品將只剩下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年持有、凱石岐短債。而除了公募產品運作不暢,近日,記者還注意到,有基金公司與上海凱石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分手”,不再讓其代理銷售旗下的公募基金。20多次徘徊在清盤邊緣的基金要清盤了根據凱石基金公告,截至2023年5月30日,凱石灃混合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根據相關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后,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因此,該基金將按照約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記者注意到,該基金2019年9月成立至今,3年多時間,已經發布了20多次可能存在清盤風險的預警,且大多集中在近兩年。有意思的是,經常有機構資金在該基金即將滿足清盤條件的前夕進行短期申購,而且多為僅持有一周左右就快速贖回。從今年一季報來看,類似的情況依然存在,多家機構繼續在短時間內申購贖回。那么,既然已經堅持了兩年多時間,一直讓該基金得以成功“保殼”,如今又為什么要清盤了呢?對此,凱石基金回復記者表示:“這是我司從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和資源優化配置角度出發做出的審慎選擇。我司旗下的其他產品運營一切正常,我們會繼續勤勉盡責地為持有人服務。”其他產品也靠機構“續命”隨著該基金清盤,凱石基金旗下的公募產品已經只剩下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年持有、凱石岐短債。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兩只產品累計規模不到兩億元,其中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年持有約為1.35億元,凱石岐短債約為0.42億元。不難發現,其實凱石岐短債也徘徊在清盤的邊緣。從過往公告來看,該基金也曾多次公告面臨清盤的風險,但截至目前也依然在運作中。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背后同樣少不了機構的身影。比如今年一季報顯示,“機構1”把期初持有的約1442萬份進行了贖回,但在一季度同時又申購了約1199.52萬份,這部分機構資金同樣也是撐起了基金的規模。類似的情況在過往多個季度都有出現,正是靠著機構的資金,該基金才一次次地存活了下來。部分基金公司與凱石財富終止合作除了這些公募產品靠機構資金“續命”,記者注意到,在基金銷售平臺方面,近日又有基金公司與上海凱石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石財富)終止合作。近日,長盛基金公告稱,經與北京虹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凱石財富協商一致,自2023年5月29日起,上述基金銷售機構將不再代理銷售公司旗下所有公募基金。值得一提的是,登錄凱石財富的官網還可以發現,其中多個板塊已經長時間沒有更新,比如“凱石觀點”、“媒體聚焦“等,上一次更新還是在2020年。而在合作伙伴中,長盛基金的名字也依然還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