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獨家|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專項債支持范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志錦 上海報道記者從多位地方投融資人士處了解到,當前政策加大對城中村改造的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專項債支持范圍。不過考慮到今年專項債發行已接近尾聲,城中村改造專項債預計明年發行。今年以來,城中村改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4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今年7月21日召開的國常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并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一些市場機構預計,未來城中村改造每年拉動的投資規模將超萬億,但資金來源仍是關鍵。監管部門近期明確,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專項債的支持范圍。專項債于2015年首度發行,當年發行規模1000億。2016年、2017年,其發行額度分別擴張到4000億、8000億,2018年首度超過1萬億,2019年擴張到2.15萬億,2020年發行額度達到3.75萬億。2021年、2022年額度有所回落,但仍高達3.65萬億,2022年額度創新高達到3.8萬億。在額度增加的同時,專項債的投向也在拓寬。早期專項債并無細分品種,只要求投向有收益的項目。2017年8月,《關于試點發展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的通知》印發,“中國版市政債”建設開啟。當年監管部門和地方先后推出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戶區改造、軌道交通等細分專項債品種。此后的2018年-2019年,中國專項債以土地儲備專項債、棚改專項債為主。2019年專項債的使用范圍發生重大變化。當年9月4日召開的國常會表示,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置換債務以及可完全商業化運作的產業項目。同時,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這構建了專項債投向的基礎分類框架,此后專項債投向整體在這一框架下調整,但整體保持10大投向領域的框架,包括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10大領域之下還有一些細分投向。一些地方投融資人士認為,城中村改造項目可能會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域之中。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向主要有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四個分類。另據記者了解,近期一些地方已先行儲備2024年專項債項目,其中城中村改造項目是儲備重點。明年城中村改造專項債規模將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專項債總額度、城中村改造項目儲備情況及項目質量等。